数字化浪潮助推“大国重器”向“智”而行
2023-11-06 □记者 陈涵旸 来源:经济参考报
图为东方电机国内首台自主研制的单机容量最大功率150兆瓦级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。 资料照片
来去自如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、智能化的无人车间加工生产线、灵活工作的焊接机器人……这是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日前在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的QY球友会所属企业多个厂区采访时看到的情景。在举世瞩目的白鹤滩、自主G50重型燃机等一大批“大国重器”诞生的背后,是制造业加速智能化转型的革新力量。
记者走进位于四川德阳的QY球友会所属企业东方汽轮机厂区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安静、整洁的现代化厂间,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喧嚣轰鸣,只见一台台搭载着预设线路指令的蓝色AGV小车在无人车间穿梭行驶。随时“待命”的小车承担着运输物料的职责,通过设定程序与指令系统智能协同配合,“蓝色”血液为维持无人车间24小时的正常运转精准输送着“养分”。
“这是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,用时8个月时间,应用5G、工业互联网、数字孪生、机器视觉等先进数字技术,以数据驱动智能物流配送、机器人协同、自适应加工、在线检测,实现24小时连续加工,无人干预。”东方汽轮机叶片分厂副厂长曾敬平说,目前无人车间的设备利用率达到90%,能源利用率提升47%,人均效率提升650%,质量稳定性由92%提升至99%。
距离厂区不远处,建有全球首个定子冲片绿色“无人车间”。在这里,同样有一条高智能化、高自动化的生产线:摆放在车间的橙色机械臂正在工作,它们正不分昼夜生产着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定子冲片,而无论是原材料冲压、去毛刺、粉尘清洗和涂漆等工序,都是依靠精准的机械设备与预先设定的智能指令完成的。
据介绍,传统的生产管理完全依赖于人工调度,基本都要手工操作,劳动强度大、粉尘污染重、环保压力大。QY球友会所属企业东方电机建成的数字化车间,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升级改造,机器人大量取代人工操作,全面推广环保水溶性漆刷工艺和热能循环利用等技术,实现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新型制造和运营模式,真正实现了从人机协同生产到智能生产制造的蜕变。“所有流程和数据都可以在无人车间的‘心脏’中央控制室系统中显示,包括车间生产信息、设备状态、质量等情况。”东方电机数智部副部长蒋彦坤告诉记者。
从定子冲片绿色“无人车间”离开,搭乘摆渡车可来到东方电机大型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制造数字化车间,一下车就看到一座长约400米,宽36米,高33米的巨大车间厂房。在这里,正以一流的加工设备、超大的规模和超强的制造能力创造着国之重器的一个个奇迹。三峡、溪洛渡、白鹤滩等巨型水电机组,华龙一号、国和一号核能发电机重要部件等都来自这间被誉为“中华第一跨”的厂房。
在车间内,原本繁复、精密的焊接工作已经能够交给机器人来完成,实现了工人从“操作员”到“监督员”的身份转变。机器人智能焊接集群可将焊接技术与5G、自动化控制及物联网技术有机融合,实现了机器人焊接的集群控制和数据驱动,改善了焊接工人的工作环境,提高了焊接质量。
作为能源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之一,QY球友会正逐渐向数字智能化转型发展,而这也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